一、2026 元旦放假时间表:明确 4 天核心节点
根据 2025 年施行的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新规及调休逻辑,2026 年元旦放假与补班安排已形成固定框架(最终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为准):
|
日期
|
星期
|
性质
|
核心说明
|
|
1 月 1 日
|
星期四
|
法定节假日
|
不可调休,加班必付 3 倍工资
|
|
1 月 2 日
|
星期五
|
调休休息日(补 1 月 4 日)
|
源于周末调休,加班可补休或拿 2 倍工资
|
|
1 月 3 日
|
星期六
|
正常休息日
|
无需调休,加班待遇同 1 月 2 日
|
|
1 月 4 日
|
星期日
|
调休补班日
|
替代 1 月 2 日工作日,属正常上班时段
|
注:此安排遵循 “法定假锚定 + 单日补班” 原则,避免跨周调休导致的节奏混乱,相比旧规减少了补班天数。
二、加班工资核心公式:人社部新规版
(一)基础参数计算公式(依据人社部 2025 年 1 号文)
- 月计薪天数:(365 天 – 104 天休息日)÷12 月=21.75 天(固定标准,不剔除法定假)
- 日工资=月工资基数 ÷21.75 天
- 小时工资=月工资基数 ÷(21.75 天 ×8 小时)
(二)分场景加班工资公式(对应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)
|
加班类型
|
适用日期
|
计算公式
|
核心规则
|
|
法定假加班
|
1 月 1 日
|
日工资 ×300% 或 小时工资 × 时长 ×300%
|
无补休替代,倍数不可降
|
|
休息日加班(无补休)
|
1 月 2 日 – 3 日
|
日工资 ×200% 或 小时工资 × 时长 ×200%
|
补休与工资二选一,补休需对等时长
|
|
工作日延时加班
|
1 月 4 日补班日
|
小时工资 × 时长 ×150%
|
仅计算超出 8 小时的部分
|
(三)工资基数确定公式(优先级排序)
- 约定优先型:基数=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(≥当地最低工资)
- 平均折算型:基数=近 12 个月平均收入(含绩效、提成)×70%
- 计件换算型:基数=法定时间内计件单价 × 单位时间完成量
例:计件工每小时做 5 件产品,每件 12 元,小时工资基数=5×12=60 元。
三、实例演算:3 天加班能拿多少?(附公式套用过程)
以 “月工资 12000 元(基数 12000 元),每天加班 8 小时” 为例:
- 基础参数计算:
日工资=12000÷21.75≈551.72 元
小时工资=12000÷(21.75×8)≈68.97 元
- 分日期报酬计算:
-
- 1 月 1 日(法定假):551.72×300%=1655.16 元(套用 “法定假公式”)
-
- 1 月 2 日(调休日):551.72×200%=1103.44 元(套用 “休息日公式”)
-
- 1 月 3 日(休息日):551.72×200%=1103.44 元(同上)
-
- 合计:1655.16+1103.44+1103.44=3862.04 元
- 补班日加班追加计算:
若 1 月 4 日再加班 4 小时,报酬=68.97×4×150%=413.82 元(套用 “延时加班公式”)
四、特殊场景公式适配:避坑关键补充
(一)综合计算工时制(如快递、建筑行业)
公式:周期内总加班工资=(总工作时长 – 周期法定时长)× 小时工资 ×150%(法定假加班仍按 300%)
例:以季度为周期,总法定时长 62 天 ×8=496 小时,若实际工作 520 小时,含 1 月 1 日加班 8 小时,则报酬=(520-496)×68.97×150% + 68.97×8×300%=2482.92+1655.28=4138.2 元。
(二)最低工资兜底计算(以 2026 年北京 2500 元为例)
日工资=2500÷21.75≈114.94 元
1 月 1 日加班 8 小时报酬=114.94×300%=344.82 元(企业按底薪 1800 元计算则违规,需补足差额)。
五、公式使用避坑:3 个关键提醒
- 基数不缩水:绩效、奖金需计入基数,若企业仅按 “底薪 8000 元” 算(实际月入 15000 元),可按公式主张补足(15000-8000)÷21.75×300%× 加班天数的差额。
- 单位不混淆:小时工资需先除 21.75 再除 8,避免直接用月工资 ÷30 天计算(如 12000÷30=400 元,比正确日工资少 151.72 元)。
- 证据配公式:用 “考勤记录 + 工资条” 核对,若工资条显示 “加班工资 2000 元”,可按公式算出应得 3862 元,直接作为维权依据。
原创文章,作者:网站编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evcn.xin/2938.html